“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天,通过将药物敷贴、艾灸、中药口服、针刺等方法,预防和治疗冬天加重和发作的疾病的一种中医治疗原则。目前恰逢其时,是贴敷、艾灸的最佳时机。“冬病夏治"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力,具有提高抗病能力的作用,对治疗哮喘、鼻炎、风湿类疾病、免疫力低下、虚寒劳损等多种病症均有明显疗效。为方便广大患者及时就诊,医院特安排“冬病夏治"诊治事宜如下:
一、治疗时间
1、三伏贴治疗时间:
第一贴:年7月11日--年7月20日
第二贴:年7月21日--年8月9日
第三贴:年8月10日--年8月29日
个别贴敷时间可在此期间灵活选用3次,每次贴敷2-8小时(若有明显痛痒,可提前揭去,减少贴敷时间)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连续贴敷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2、三伏灸治疗时间:
初伏灸:年7月11日--年7月20日
中伏灸:年7月21日--年8月9日
末伏灸:年8月10日--年8月29日
三伏灸分为以上三个灸程。一般连续3次铺灸,3次为一灸。连续3年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患者可以继续进行铺灸,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二、治疗地点:医院小北街分院四楼—针灸康复科
联系刘医生
三、“冬病夏治”的适应病证
冬病夏治系列疗法适用于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低下类的疾病。
1.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等),小儿易感症,体虚容易感冒。
2.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等,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
3.妇产科疾病:痛经、产后头痛、产后风等寒症。
4.骨关节:痹证范畴: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
5.其他:亚健康调理,(治未病)各种体虚、免疫力下降者,老年畏寒症、五更泻、肾阳虚等
四、哪些人不适合“冬病夏治”?
1.孕妇及贴敷部位有皮肤创伤、皮肤溃疡、皮肤感染者;
2.艾滋病、结核病或其他传染病者;
3.对贴敷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
4.严重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脑血管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的患者;
5.瘢痕体质者。
五、注意事项
1、治疗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
2、治疗后皮肤有明显色素沉着为正常反应。
3、治疗后皮肤反应不明显,说明皮肤对药物耐受程度较好,不影响疗效。
4、皮肤对药物特别敏感、过敏性皮肤或斑痕皮肤和以往“冬病夏治"处易出现大水泡的患者,敷药后有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少数病人局部可出现水泡,严禁抓挠,注意清洁,预防感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