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科普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动物选择和评价
TUhjnbcbe - 2021/6/29 20:53:00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专科医院在哪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动物选择和评价

慢性支气管炎(CB)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通过构建和研究动物模型来模仿慢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特征,进一步阐明其发病的遗传背景、诱发因素、发病机制,并由此进行防治药物的探索,因此,造模动物的选择和对模型的评价十分重要。

1.实验动物的选择

大鼠

近年来,用大鼠制作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技术日见成熟,对大鼠基因组的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且大鼠基因组与人的基因组序列较为相似;大鼠体内很多酶存在基因互补的抗体及探针,可以使对这些酶进行的量化及定位研究更为直接;大鼠的繁殖、生命周期较短且繁殖数量较大,可以缩短研究周期;此外,大鼠的体形较小,饲养繁殖以及药物使用的成本较低。

小鼠

由于实验技术和检测手段的改进,如BALB/c小鼠、C57BL/6小鼠等也已成为国内外研究慢性支气管炎的常用动物,小鼠生命、繁殖周期短,繁殖数量大,体形小,饲养及药物使用成本低,但是小鼠的支气管炎模型并没有表现出慢性支气管炎时慢性充血的单核细胞特征,以及T细胞气道壁浸润和间充质重塑。

豚鼠

容易致敏,但个体反应差异大,对于致敏原或不反应或明显反应甚至死亡,价格相对高,缺少相关的蛋白质抗体和分子学研究工具。

小型猪

猪的肺组织比大鼠及兔等动物的肺组织更为发达,结构与人体更为相似,肺组织的比例相对较高,但是价格相对较贵。

2.模型评价方法

行为学变化

观测模型动物的活动度、对外界反应的灵敏度、皮毛光泽、饮食、饮水、死亡情况等,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有明显的咳嗽、鼻部潮湿、食少、体重下降、体毛干枯无光泽、少动、反应迟钝等现象。

支气管肺组织形态学观察

肺内支气管及血管周围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管腔内有少量分泌物,内可见炎性细胞,粘膜上皮细胞脱落,肺泡间隔增宽,内有炎细胞浸润及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数量减少等。

参考文献:

[1]杜秀婷,罗良,谢宛君,肖志勋,卓桂锋,苏宁.慢性支气管炎小鼠模型构建方法的改良与评价[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31(09):-.

[2]李怡文,杜帅,张艳*.慢性支气管炎及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复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11):-.

[3]乔明,刘兰英,王和生.支气管哮喘慢性气道炎症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J].辽宁中医杂志,,41(06):-.

[4]郑秋菊,谭静,阳仁达.慢性支气管炎动物模型的研究与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16(42):-.

End

在新的一年里更加努力,更求进步

云南洛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洛宇生物)是云南省第一家有自主研发创新科研平台的第三方企业,公司技术架构完整,服务流程明确,研发水平过硬,已协助完成余项国家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余项省市级科研项目。

扫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科普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动物选择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