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立秋了,中医专家教你养肺强身抗疫三湘都
TUhjnbcbe - 2025/1/23 19:37:00

  三湘都市报8月7日讯(记者李琪通讯员陈双实习生杨祎莎)今天是“立秋”节气。这是个热转凉的交接节气,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期。中医学认为“秋气通于肺”,“肺乃气之海”,湖南中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谭超提醒,立秋养生先养肺,市民在这个季节要注意保养肺气,把肺养好可大大降低呼吸系统疾患的发生。

  立秋怎么养肺?谭超表示,可以从起居,饮食,情绪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起居养肺

  所谓起居养肺有两个要点:一是生活作息要有规律,保证充足睡眠;二是要坚持锻炼身体,特别是中医的呼吸吐纳和功法练习。根据《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所载,秋季作息应该“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顺应阳气的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肺气收敛太过。在11点到下午3点前,抽出半小时午睡,心血充足对肺也有好处。

  立秋后天气转凉适合锻炼,而运动不仅可以调养肺气,改善肺的功能,而且有利于增强相关脏腑的功能和身体对外界寒冷刺激的抵御能力。需要注意的是,运动时运动量不宜过大,以防出汗过多,阳气耗损,宜选慢跑、快走、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正气抗疫操等轻松的项目。尤其太极拳、五禽戏等传统功法和正气抗疫操对于增加肺活量,改善慢性呼吸病患者的肺功能,使呼吸变得深沉和缓具有明显作用,是对于老年人、体质较虚弱者、慢性病患者颇佳的锻炼方法。

  五禽戏中推荐鸟戏。鸟戏是五禽戏的结束部分,练习时强调上肢的上举和下落,像鸟扇动翅膀一样,意在不断刺激肺经。可以有效防治肺气不足、气血虚弱所导致的病症,比如肺胀、胸满、咳嗽、气喘等,还可以调治肠胃系统疾病和心脏疾病。

  第二,饮食养肺

  秋季很燥,最易耗伤津液,引起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发病增多。预防秋燥从立秋开始,秋季饮食的原则应“滋润生津,减辛增酸”。推荐多吃些能滋阴润燥生津的食物,如梨、藕、银耳、百合、萝卜、蜂蜜等。同时可以适当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如应季的葡萄、梅子等,一方面酸性食物可以刺激唾液分泌增加津液,另一方面酸性收敛通过增酸可以防止肺气过旺。

  重点推荐的立秋应季食品是莲藕。莲藕具有补中养神、益脾养胃的功效,能清热生津止渴。榨汁去渣饮用,或洗净加糖醋凉拌,对防治秋燥非常有效;而煮熟以后的莲藕,性由凉变温,对脾胃有益。

  第三,怡情养肺

  立秋以后,肺气虚者对秋天天气的变化尤为敏感,在目睹秋风冷雨、花木凋零、万物萧条的深秋境况,常在心中引起悲苦、凄凉、垂暮之感,易产生抑郁情绪。

  按照《黄帝内经》的观点秋季情绪调节应“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人们在心境上应力求做到不以物喜、不为己悲、乐观开朗、宽容豁达、淡泊宁静;收神敛气,保持内心宁静平和,可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精神的影响,减轻悲秋情绪。

  因疫情影响,这个秋天市民虽不能结伴秋游,登高远眺,不妨在家看看美好河山的纪录片,也能饱览大自然秋花烂漫、红叶胜火等胜景,使心情愉悦,减少悲秋情绪。

  延伸

  医生推荐的两款护肺药膳

  (1)润肺雪梨膏

  将雪梨克去皮心,加百合克,咳嗽痰多者还可加川贝母30克打粉,上三味拌匀,隔水炖至成膏状,放凉后加入蜂蜜克即可。每次取2~3匙,冲服。雪梨性味清凉甘甜,入肺、胃经,有生津、润燥、清热、化痰的作用,百合滋养肺阴,贝母清热化痰,蜂蜜润肺,合用对慢性呼吸道疾病、口干舌燥者均有益。注意脾虚便溏及素体虚寒者不宜服用。

  (2)藕汁杏仁露

  取莲藕克洗净,去皮,焯水放凉后切成薄片,加杏仁10g,放入榨汁机中加适当的冷开水榨汁、过滤去渣,根据个人喜好加上少量冰糖/蜂蜜,或牛奶调味,就调制出了清香滑润爽口的藕汁杏仁露,风味、口感不错,还可以养肺润燥止咳。

[责编:袁欣]

[来源:三湘都市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立秋了,中医专家教你养肺强身抗疫三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