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中秋节心里话关爱家里的老小孩,这
TUhjnbcbe - 2023/6/24 20:48:00

「本文来源:四川名医」

小时候,父母是我们眼里的超人,无所不能。

但是随着孩子长大,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心理距离却渐行渐远。

爸爸妈妈的“关心”很多时候被误解成了“唠叨”,孩子的“问候”也时常变成了“忍不住的顶嘴”,最后搞得大家一交流就不欢而散。

中秋佳节是阖家欢乐的日子,在这个宝贵的时机里,很多家庭都会坐下来聚一聚。

应该如何跟父母融洽相处呢?老年人心中的真实世界又是怎样的?

今天我们请到了「医院」心理治疗师「王曦」和我们聊一聊~~~

中秋节

#1

老年人心里的真实世界是怎样的?

目前,精神心理因素致病,已成为威胁老年人健康的首要问题。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调查研究,发现老年人的心理总体会有如下的一些改变:

1、不安全感

王曦医生介绍,老年人的心理世界中,有很大的不安全感。

一是进入老年期后,老年人会更加担心自己的健康,对身体功能很敏感(这类人数约占半数或以上);二是老人还会伴随着对经济保障的担忧。

在这方面,门诊上遇到的钱爷爷就是个典型例子。

钱爷爷年轻的时候是个*人,身体素质各方面都很好。

但是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接踵而至。后来发展成了尿*症,每周需要靠透析维持生命。

陆续出现健康问题后,爷爷心态也逐渐变差了“哎,我年轻的时候身体多好,现在身体越来越不行了,真是拖累了家人。”

在生活受到疾病影响的同时,爷爷的心态也每况愈下,情绪低落,还有一些抑郁的倾向。

2、老年孤独感

最普遍的是老年人在家庭关系中的失落感。

老年人忙碌了大半辈子,渴望并追求天伦之乐。但是子女却由于种种原因,忽略了对他们的关心,很少与他们沟通。

这时家庭中的老者就会深深地体验着孤独和苦楚。

3、适应性差

王曦医生介绍,老年人不容易适应新环境和新情境,他们对周围环境的态度和方式是渐趋于被动的,依恋已有的习惯。

有的老年人离退休后,工作和生活环境发生了系列转折,他们一时之间会很难适应。

李爷爷以前是单位的干部,说话有分量,备受尊敬。但是退休后,重心就转移到家庭上了。

在家里得听老婆的,还要受孩子的管束,一下子就产生了失落感,觉得自己失去话语权了。

心理上的失衡也带来了心身疾病。这次爷爷来门诊就是因为心烦意乱,觉也睡不着,还出现了背痛肩痛等症状。

4、刻板性增强

有研究发现,53岁以后人的刻板性就逐渐增强。

老年人更注重准确性,担心闪失,宁愿牺牲速度也要少犯错误。

这点可能在养孙儿方面体现得比较突出……

孙婆婆跟一般的婆婆不一样,退休后的生活,那是给自己安排的巴巴适适。时不时跟同学出去旅游、聚聚会、跳个广场舞啥的。

但是儿子生完孩子后,孙婆婆的好日子就到头了,因为得帮忙照顾小孩儿。

白天一心扑到小孩儿上,晚上又要搭把手照顾小孩,自己也休息不好,生活规律完全被打乱了。

在外的社交关系被打乱了,在家里面,自己和儿子儿媳的育儿观念又有分歧。

本来老年生活开开心心的孙婆婆逐渐觉得生活失去了乐趣,医院寻找医生的帮助。

5、趋于保守

王曦医生谈到,老年人经验丰富,也注重自己的经验,并希望子女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

这可能也是大家一沟通就容易争吵的原因所在。

门诊上遇到一个60来岁的婆婆,自述自己的睡眠状况很不好。

医生在仔细的询问过程中发现,这位婆婆已经离异,一手把儿子带大。从退休后就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儿子身上了,自己的生活反而比较单调。

她在生活中尤其对儿子的婚姻问题非常担心。儿子30多岁了还没有成家,在最近的体检中也出现了肝功能不好,胆囊结石等问题,她就非常焦虑。

平日生活里,婆婆也知道儿子关心自己,但是一谈到婚姻问题,就会发生争执……

6、爱回忆往事

步入老年后,长辈的心理世界逐渐由主动变向被动,由朝向外部世界转为朝向内部世界。

因此很容易回忆往事,遇事情也容易联想到往事。而且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

emmmm小康妹儿最近也经常出现这种状况是怎么回事儿……

#2

那么,如何帮助长辈保持良好心态?

王曦医生提到,其实老年人实际年龄越大,心理年龄可能更像小孩子哟~

了解完老年人的内心世界后,想要爸爸妈妈保持健康,不妨经常问问爸妈这四句话!

1、“爸妈,近来身体怎么样?”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易患躯体疾病,特别如高血压、动脉硬化、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这类疾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预防和适当地治疗是保持晚年情绪愉快、延长寿命的重要方面。

年轻人要及时或定期督促爸妈检查身体,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即使发现了某种慢性病,老年人也不要紧张、疑惧、惊慌和悲观。早发现,治愈的机会也就更大!

2、“老什么老,你们可年轻着呢!”

老年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是腿都埋在土里半截子的人了”,口里虽然很坦然,但是心里免不了凄凉。

作为疼爱爸妈的年轻人呢,就是要让爸妈感受到温暖,经常鼓励鼓励他们还“老当益壮”!

其次,也要帮助爸妈认识到,人生的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是不可抗拒的。顺其自然就是最好的~

3、“活到老,学到老”

坚持学习,进行脑力锻炼,可以提高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别是记忆力和智力噢~

可以教爸妈学习一些电脑使用技能,丰富他们的退休生活。而且现在许多城市都创设了老年大学,学学书法、绘面等,挺好的。

4、“妈,今天不去跳跳广场舞?”

保持老年人心态健康,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兴趣爱好,丰富生活”。

可以到户外或公园跳广场舞、打太极拳,还可以通过养鸟、养鱼、种花等来填补生活里的空白。

5、“隔壁张孃来约你耍”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非常重要。

退休后,爸爸妈妈们也不妨去联系以前的同学、工作同事,和他们聊聊心事,方便时也可以组织一些户外活动。(人民公园搓两盘麻将也算是户外活动~)

呐,如何和爸妈和谐相处——中秋节“快速和谐相处版本”,学会了吗?

文/编辑

离离制图

云云

监制

清清审核

蓝岚

图片来源

rf、soogif、我爱斗图等

受访医生

1
查看完整版本: 中秋节心里话关爱家里的老小孩,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