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
三伏
夏治
冬病夏治是《*帝内经》中“秋冬养阴,春夏养阳”之养生大法,在中国农历“头伏”“中伏”“末伏”人体阳气达到巅峰的时期,将天然中草药运用特殊工艺制成中药膏剂,贴敷人体特定穴位,通过药物持续作用腧穴,达到温通经脉,鼓舞正气,调节脏腑,平衡阴阳,改善血液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什么是三伏贴?
三伏贴是一种中医特色外治疗法,它是根据中医“天人合一”、“冬病夏治”的理论,在农历的“头伏”“中伏”“末伏”自然界阳气最旺盛、机体血液循环最佳之时,进行中药穴位敷贴治疗,通过药物持续作用腧穴,达到温通经脉,鼓舞正气,调节脏腑,平衡阴阳,对于人体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以及病理状态起到良好的治疗和调整作用。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一般三伏贴3~5年为一个疗程。主要是应用治疗一些慢性疾病或者是虚寒性的疾病,多年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三伏贴”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易感冒者、过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
2、消化系统疾病:虚寒性胃痛、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等。
3、骨关节疾病: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类风湿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病变等。
4、妇产科疾病:月经不调、痛经、宫寒、手足冰凉、带下病等属寒证者。
5、小儿疾病:体虚易感、哮喘、支气管炎、消化不良、青少年鼻炎等。
6、亚健康疾病: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功能低下等。
冬病夏治
注意事项
1、贴敷年龄:2岁以上儿童及成年人。
2、贴敷时间:儿童2—4小时,成人6—8小时。
3、贴敷后,局部皮肤微红,或有色素沉着,轻度瘙痒均为正常,不影响疗效。
4、贴敷后,皮肤局部出现刺痒难忍、灼热、疼痛感觉时,应立即取下药膏,并用清水洗净,严禁抓挠。若皮肤出现红肿水泡等严重反应,需及时就医。
5、贴敷部位有皮疹、溃疡、感染及创伤者禁用。
6、发热及呼吸道感染急性期者禁止贴敷。
7、孕妇、糖尿病、血液病、严重心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患者禁止贴敷。
8、贴敷期间,禁止食用辛辣、油腻、冷饮、海鲜、牛羊肉、蘑菇等发物。
贴敷时间
初伏:年7月11日-7月13日
中伏:年7月21日-7月23日
中伏加强:年7月31日—8月2日
末伏:年8月10日-8月12日
冬病夏治
预约电话
国医堂第六诊室:
、
儿科中医特色诊室

p>、
注:可提前到门诊预约取贴,也可当天到现场进行贴敷
供稿/屈春媛
排版/周旭辉
责编/陈然
审核/胡文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