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凭演技吃饭没病装病可以赚外快,温州医院 [复制链接]

1#

浙江24小时-钱江晚报记者汪子芳通讯员崔虓

没病装病本身不招人待见,但现在只要你“演技”过关,医院里拿到外快。

近期,温医大附二院发出了一条招募标准化病人(简称SP)的通知,只要能把病人装像,不但有钱可以拿,每年还能做一次免费体检,家属在该院住院就诊享受绿色通道。这是温州市首家面向社会招募标准化病人,医院。

没病装病可以拿钱

医院招募标准化病人

病人的症状千差万别,难道还有标准化的定义吗?“标准化病人又称为模拟病人,是经过严格训练,能够恒定、逼真扮演临床真实情况的正常人或病人,用于医学教学和考核。”负责招聘工作的该院毕业后教育处副处长徐天士介绍。

“医学生不仅要有扎实的医学理论,还要有熟练的临床诊疗技能。”徐天士介绍,很多病人自我保护意识比较强,不愿意成为准医师的“试验品”和“小白鼠”,但没有病人就无法增加学员的临床经验,招募标准化病人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矛盾。

标准化病人主要针对正在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学员,他们接受了5年的本科医学教育,但临床训练经验不足。通过真人扮演可以让医学生在临床就诊前反复练习,训练学员病史采集、病例分析、疾患沟通、人文关怀等多方面的技能,进而提升诊疗能力。

徐天士告诉记者,标准化病人能发挥病人和评估者的双重功能,除了根据病情要求扮演相应的症状,让学员们问诊判断病情,他们还有可以根据不同的类别、项目对学员的问诊表现进行打分。

据了解,SP在国内外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医学教学和医师资格考试中,我国从年引入SP教学,目前SP已广泛用于临床技能(问诊、体格检查)的教学及考核,医院都引入了这一模式。

上岗时必须照“剧本”演戏

标准化病人也是项公益事业

应聘SP的门槛并不高,不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背景,甚至有医学背景的人会被排除在外。徐天士介绍,有医学背景的人做SP,容易在教学和测试中,不自觉地给准医生们一些暗示和诱导,进而影响学员们的判断。

标准化病人上岗前还需要接受一系列的标准培训,包括表演技巧、基本医学知识、医患沟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等,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才能成为真正的SP。

标准化病人是一份兼职工作,工作量不大,不过参与时都会有一定的经济补偿。与医院签订合同后,医院临床教学需要时,配合医学生完成课程任务。徐天士介绍,执业医师资格考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结业考核、大学生医学竞赛等,都需要用到SP。

SP必须按照标准的要求,根据“脚本”把病情“演得很像”。比如,扮演骨折病人时,脚本上就会详细写明疼痛部位、触诊时的反应等等。

当然,SP也不完全是假病人或者年轻人,二十出头的人在“扮演”一些中老年的病患时,会有一定的误差,造成“医生”判断失误。因此,医院还会招募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比如患慢性支气管炎的病人,他们本身就具有相关症状特征,能够帮助学员更好地诊断识别。

对于SP来说,首要要求就是真实地反映疼痛以及症状,因此也是一个拼演技的工作。

“标准化病人可以说是一项公益事业,对医生队伍的建设非常重要。”徐天士介绍,目前该院的SP还在招募之中,除了拼演技,有意愿为医学生提供更多练习机会的市民都可以报名。

温医大二院的标准化病人招募条件:

1、年龄:20-65岁之间,男女不限;

2、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优先考虑;

3、有教学意识或从事教师工作者优先;非医学专业背景的该院职工(含退休人员)、义工、志愿者优先考虑;

4、具有爱心、热情、态度和蔼,性格外向,具有较好沟通能力、理解能力、角色扮演能力、记忆力等,会说普通话;

5、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及传染病,有入职体检证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