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地里种的啥是大熊猫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挂号多少钱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092097.html

这是一篇严肃科普,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希望大家能耐心看完

“古生物活化石”

“蕨类植物的王者”

“食草恐龙的主粮”

“植物中的大熊猫”

“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

这都是人们贴在桫椤(suōluó)这一古老树种上的标签,而事实上,大家对它的了解并不深入,甚至还有许多误区与偏差。

图源网络

桫椤:又名树蕨、蕨树,根据化石记载,蕨类植物出现在比侏罗纪更早的泥盆纪,高大的古石松与永古木贼都属于蕨类,是当时的植物霸主。桫椤科植物最早出现于中生代的侏罗纪,对,没错,就是恐龙称霸的那个侏罗纪,它们在中生代中后期曾广泛分布。

侏罗纪与白垩纪早中期,气候温湿,桫椤曾遍及全世界,因为富含淀粉成了食草恐龙的粮仓,各种各样的恐龙穿行在繁茂的桫椤之间,构成了当时的独特画卷。

图源网络

白垩纪中后期,气候逐渐变得干燥和寒冷,地球上的生物进入了新的灭绝周期,恐龙灭绝,鸟类崛起,被子植物群开始蓬勃发展,成为地球上的新霸主并地位至今无法动摇。

而喜湿畏寒的桫椤大多罹难,仅有极少量在热带和亚热带中某些环境特别适宜的“避难所”残存。

桫椤科植物树形美观,羽状的复叶丛生于茎顶,树冠犹如巨伞,树形与椰子树有些相似,园艺观赏价值极高,且具有药用价值。大多数桫椤科的木本蕨类高度约1米~8米,茎干直径10厘米~20厘米,而东南亚、南亚以及海南的白桫椤可以长到20米高,新西兰的一些种类更是能高达25米。

新西兰还将桫椤科的银蕨作为国花(草),在钱币、国徽、航空公司、贸易机构、教育机构、体育机构等各种标志中都能够看到。

图源网络

历经沧海桑田的桫椤,现存世数量已十分稀少,加之大量森林被破坏,致使桫椤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变得越来越恶劣,自然繁殖极难,而人为砍伐或自然枯死使桫椤的数量越发稀少。

由于桫椤科植物的古老性和孑遗性,使它对研究物种的形成和植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价值,因而有“活化石”之称的桫椤,堪称国宝,被许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

桫椤科在全世界共有6属余种,根据目前比较权威的研究结果,中国有2属14种和2变种,分布于西南和华南地区。在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第一批名录上,这十四种桫椤全都属于国二级别。

白桫椤属:笔筒树、白桫椤;

桫椤属:桫椤、黑桫椤、大叶黑桫椤、小黑桫椤、南洋桫椤、西亚桫椤、兰屿桫椤、滇南桫椤、中华桫椤、粗齿桫椤、毛叶桫椤、阴生桫椤;

?????????????向上滑动查看图片?????????????

图文资料来源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查询》

我国对桫椤人工培育的研究始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但至今还未能像中生代其他孑遗树种银杏、苏铁、红豆杉一样成功做到大面积人工培育,成为庭院树,产生生态效益与经济价值。

地球上现存的蕨类植物有一万多种,我国境内有两千多种。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幼叶拳卷,长大之后就会伸展平直。不开花,不结果,没有种子,在叶背面形成各式种样的孢子囊、孢子囊群、叶子叶球、孢子果等。只能靠孢子进行繁殖,喜欢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长。

研究蕨类植物的专家、学者、苗木工作者非常多,但对桫椤的认知很多人尚停留在初级与理论阶段,甚至辨别蕨类植物的品种,都做不到准确严谨。例如上图中的十四种桫椤,不通过整株观察,对比过孢子、叶柄、叶轴、叶片、茎干、鳞片及了解各个时期的形态,很难做出准确判断,更毋论给两张局部照片就能做出断言了,所以能踏实严谨做科研的人格外值得我们钦佩。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一位默默无闻潜心研究桫椤孢子繁育二十四载的老林业人---胡木旺老师。

胡老师是年生人,与共和国同龄,年毕业于福建林学院后进入当地林业站工作,在基层工作的同时他就开始进行课题研究,对森林生态、人工针阔混交林,珍稀植物的人工繁育有独到创新与大量实践经验。

年胡老师培育的乐东拟单性木兰曾一度影响了江浙沪的苗木市场;年他与南平市林业局种苗站的同仁们经过十几年研究的红豆杉实生苗在国内首例培育成功,成果在2月20日的《中国林业报》上刊登。

此期间胡老师培育的珍稀树种还有长序榆,鄂西红豆,木荚红豆,光皮桦,观光木,毛红椿,江南浀杉,深山含笑,闽楠等数十种,用四季桂与子桂杂交培育出杂交变色桂花树,实现当年开花。在红豆杉实生苗培育成功后,胡老师一头扎进了异地桫椤孢子人工培育的研究中。

#

上世纪九十年代

国内在桫椤培育方面的研究还处于荒漠,胡老师花了6年时间去收集资料,学习相关的知识,为研究做好准备。

#

在福建三明将乐县南口乡的一片山林里发现了6株野生桫椤,这是胡老师第一次见到实物桫椤。连续三年,他从这6株桫椤上收集孢子进行培育,遗憾的是均未成功,只能暂时放弃。

#

胡老师偶然听说离他祖籍不远的延平区来舟镇的一处实验林场发现了一片桫椤,于是他用了三天时间进林场寻觅,终于找到了它们,当年6月18日胡老师从树上采集到第一批孢子开始进行培育。功夫不负有心人,这次桫椤孢子培育出的二十多株桫椤幼苗,最终成活了3株。

#

年6月28日

采集的第二批桫椤孢子,培育成活几十株桫椤。

#

年7月4日

采集的第三批桫椤孢子,培育成活上百株桫椤。

#

年7月3日

采集第四批桫椤孢子……

从08年人工培育成活至今十几年过去,胡老师每年用孢子繁育出的幼苗已达五千至上万株。

其间,他多次奔赴云南、海南、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桫椤分布地区,风餐露宿,采集孢子,已培育出国内五种桫椤苗木与杂交变异种,建立了苗木基地与母树。用原产地采集回来的孢子繁殖成苗,已经有刺桫椤,笔筒桫椤和中华桫椤三个品种的母本结出了孢子,人工迁地训化的二代苗已经被繁殖出来了。

近期,我们抵达闽北南平市的王台镇,胡老师在这里租了7亩多山垄地作为自己的培育基地。

南平市延平区地处刺桫椤分布区的北缘,这边距离武夷山一百多公里,与福建其他温暖潮湿的城市(厦门、福州等)相比,这里的气候与温度更接近离它比较近的江西与浙江,年以前还有少量桫椤分布,但现在已难觅踪迹,即便在福建全省,野外生存的笔筒桫椤也已不足20株。

第一眼看到的胡老师,面庞黝黑,衣着朴素,言语质朴,精神矍铄,并不像一位七十余岁的科研人员,更像乡里田间地头勤劳耕作的憨厚老农。

但一聊起桫椤,胡老就打开了话匣子:“你看墙边这棵笔筒树已经有四年了,主茎有1.2米;这棵8年的刺桫椤主茎有1.1米;桫椤是浅根系,没有主根,密细成网状,我们的移植苗都是种在野外苗地上的;这株是变异多头多叉枝笔筒,等这树变异结孢子,就能繁殖出一样的新种……”

胡老师的培育基地离家不远,但每天都需要穿过一片菜园再顺着小路向山而行,遇到下雨下雪天气就会变得泥泞。

在这里我看到了从初生的幼苗到高过人头的成熟植株,但数量与胡老师之前介绍的每年孢子培育五千到上万株幼苗差了太远。

胡老师说,南平这边的冬季极低温超过零度,夏季极端高温曾达到40度,并不具有绝佳的生长环境,而桫椤超过32度就要防护,但这么大面积的幼苗仅靠他一两个人,实在是无能为力管护,只能让这些幼苗自生自灭了,每年就只能保存下来几百株苗。

他还打开一个视频,让我看去年夏天这里满山坳的桫椤苗株,在烈日暴晒下叶片开始变焦,可真令人扼腕。

而同时山坳里遍地疯长的野草与间插的蔬菜让我有些发懵,这么原生态的环境与我想象中的培育基地可有很大距离。

胡老师说,那些野草之前都曾被他们一点点锄净,开荒之后种了桫椤幼苗,而管护不了的幼苗死去后野草又抢回了地盘……

而那搭了架子的两行蔬菜则是地瓜秧,自从年他下岗之后只有每月两千余元的退休工资,种一些菜还可以维持生计,每年他的最大开销,就是去外省收集桫椤孢子,每次采完就回,也不多做停留,但如果正好错过了孢子成熟就是白跑一趟了;而这边的培育基地他也没有多余费用雇人帮忙……

我望着两拢地瓜与霸占山垄的野草久久无言,边上的桫椤幼苗们也和它的邻居一起在微风中摇晃着枝叶,是痛惜还是无奈呢?

我向胡老师问起国内桫椤人工培育的现况,他说国内现在多在实验室温室大棚内做繁育,所用方法一般为组培方式,孢子用组培法历时四十天就可见胚子体,胚子体成熟受精再长出桫椤第一片真叶,需要20至30天,但温室苗的野活率极低。

而野外苗床常规育苗时间则是组培方法的2至4倍的时间,视当年的气候不同而定。长成30至50cm叶片高则又要经历6至8个月时间,桫椤就地移植,连续两天阴雨的话叶片5cm的苗移植成活率可达70%。

除极低,极高温天气外,野外苗床全年都可就地附近移植,如果跨省区就要选春,秋季节,最佳为连续三天以上阴雨,成活率可以达到80%以上。

胡老师郑重地说:“我国的桫椤资源恢复仅靠实验室的少量组培苗改变不了濒危现状,需要推广孢子人工常规繁育技术。”

现在他的年纪也大了,但他的苗圃基地后续无人,两个儿子早早离开了家有各自的事业,胡老师非常希望将他的这些经验和技术毫无保留的传授出去,与真心做桫椤繁育的机构合作交流。

(图为胡老师介绍红豆杉)

最后胡老师还说到红豆杉,这一珍贵树种在国内人工繁育普及开后这些年从濒危变得常见,而今年七月,21年未更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终于发布通知要进行修订。这次在讨论稿红豆杉属(所有种,除南方红豆杉外)也被降到二级。

(对于剔除《名录》的植物,《说明》介绍,有的人工栽培成熟、栽培量大、灭绝风险小或野外分布广、数量大、灭绝风险小,且栽培与野生种群无法区分的,不列入或谨慎列入,如樟树、喜树、任豆等。整体资源状况不清或分布范围(原生地)不明的,则不列入或谨慎列入。其他原则还包括物种分类界定不清,存疑的种类、没有经济价值、无人专门采集,生境也相对稳定的,绝灭风险小等。)

珍稀植物的人工繁育和人工促进自然回归才是正途。

国家现在对保护野生动植物的领域日益重视,涉保的范围也越来越广,这诚然是一件好事,与此同时,关于濒危动植物的救护与人工繁育该如何扩大影响与正向发展呢?一株人工繁育的桫椤,从孢子到成年太过漫长,需要常年投入大量精力与时间,不符合那些“生意人”的利益,因此野外盗挖变成捷径,而肯花费时间与热情去做繁育的爱蕨人,难以得到支持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