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如何正确排痰 [复制链接]

1#

患有“老慢支”的人,常常咳嗽不止、喘息难平,有时甚至会因为咳痰不利而危及生命。因此,必须强调积极排痰,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常用的几种排痰方法有以下几种:

深呼吸促进排痰。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痰液比较深的患者。坐姿,双脚着地,身体稍前倾,双手环抱一个枕头,进行数次深而缓慢的腹式呼吸。深吸一口气后屏气数秒,从胸腔进行2~3次短促有力的咳嗽,张口咳出痰液。不过,这种方法虽然简单易学,但对于胸部有外伤或刚进行完手术的患者来说尤其要注意,要在咳嗽时从两侧将伤口按压住,以抵消咳嗽所致的伤口局部牵拉。而胸痛明显者,可遵医嘱服用镇痛药后再适时进行深呼吸式排痰。

痰液粘稠宜用湿化疗法。有些患者痰液很稠,排痰困难。此时,应该湿化气道、稀释痰液。具体方法有:增加饮水量,保持每天有~毫升的液体摄入量,但如有心功能不全之类需要限水的疾病时,则应当适当减量。饮水时以少量多次为好,能够有效地保证呼吸道的湿化效果。增加室内湿度,尤其是在气候干燥的冬春季节。可使用加湿器,往地上洒水,拖地板或在暖气上放置一盆清水等方法来增加空气中的水分。吸入水蒸气。患者咳痰出现困难时,可以在直径10~15厘米深杯中盛上半杯开水,水温不宜太高,然后将口鼻放在杯口,用力吸蒸汽。水冷却后再换热水,总时间持续时间不宜过长。另外,干结的分泌物会在湿化后膨胀,易阻塞支气管而发生窒息,因此要及时帮助患者,尤其是体弱、无力咳嗽者翻身、拍背,以便排痰。

患者应勤翻身。翻身对于卧床静养或神志不清的患者来说,不仅有利于痰液排出,还可防止肺泡萎缩和肺不张。一般情况下,应每1~2小时翻身一次。如果痰量过多时,应增加翻身频率,可起到体位引流的作用。翻身时动作不可过快、过猛,应缓慢逐步翻至所需体位。翻身时应配合拍背、深呼吸,以助于排痰。

走动转体。对于行动困难患者,可在较为温暖的中午,在室内轻轻做转体运动。确实不能起床者,应加强翻身、叩背护理。

紧急抠痰。某些因严重感染、炎症渗出导致气管内上皮细胞脱落过多而形成大量块状痰的患者,易发生气道阻塞。当患者发生痰阻时,护理人员应该立即用餐匙柄压舌,将裹有纱布的手指伸进其喉咙,将阻塞的痰块抠出,以达到急救的目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